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津医动态】我院开展“世界肝炎日”健康宣教活动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7/30 浏览次数:


直播现场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当天,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杉博士做客区融媒体中心“津医面对面”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就肝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线上交流。  


李杉博士正在讲解肝炎相关知识

当天,李杉博士以“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掌握肝炎防治核心知识”为题,紧密围绕肝炎病毒的分类、肝损伤的进程、肝炎的预防、肝炎的抗病毒规范治疗等内容,结合临床诊疗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同时,李杉博士还与网友进行了互动,现场解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知识链接——浅谈肝炎

肝炎,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发生了炎症。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合成、代谢、解毒、防御等诸多重要职责,恰似一个日夜不停运转的 “化工厂”。但这个 “化工厂”很容易受到病毒、酒精、药物等因素的威胁,从而引发肝炎。

在众多肝炎类型中,病毒性肝炎最受关注。它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甲肝感染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冬春季节较为高发;戊肝则在青壮年中常见,雨季或洪水后易暴发,孕妇感染戊肝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乙肝、丙肝和丁肝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比如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都可能感染乙肝或丙肝;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时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丁肝病毒较为特殊,它通常与乙肝病毒共同感染,且会加重肝细胞的损伤。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 1/10 的人群为乙肝患者。长期的乙肝、丙肝感染,还可能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不过,大家不必过于恐慌,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预防甲肝、乙肝、戊肝,接种疫苗是有效的手段。比如乙肝疫苗,婴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就要接种第一剂,后续还要按程序完成接种。对于丙肝,虽然没有疫苗,但可以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来预防,如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保持安全的性行为等。多数丙肝感染者通过短程抗病毒治疗,口服药物3至6个月即可治愈。

由于多数病毒性肝炎在感染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我院肝胆外科医护团队建议广大市民要定期体检,进行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定量检测等项目,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饮食安全,不酗酒、不乱用药,更好护航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