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15 浏览次数: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并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深受百姓喜欢。

今天,小编邀请到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中医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刘福亮来为大家讲一讲“八卦推腹”这一简单易操作的中医推拿技术。
一、什么是八卦推腹技术
八卦推腹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组织器官,改善腹部气血循环,调整五脏六腑气机运转,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恢复改善脾胃消化吸收,激发人体自愈功能,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对于慢性病亚健康调理,起到疾病预防和治疗。

二、八卦推腹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健脾胃,生气血益肾气,平阴阳疏肝胆,畅气机调三焦,利通道 ”。具体来说,有以下作用:
1.调节脏腑功能:通过脏腑推拿,促进机体代谢和免疫力。尤其对于胃肠道功能不佳、脾胃虚弱、肝肾功能不良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2.缓解疾病症状:可以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如头痛、失眠、便秘、疲劳、痛经等。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的效果。

3.改善身体状态:八卦推腹可以改善身体的状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使身体更加健康。
4.改善心理状态: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和疲劳,让人感觉更加放松和舒适。
三、推拿手法
1.按弦走搓摩:患者可取平躺位,施术者可选站位或坐位,以两掌从腋下搓摩至天枢处。次数:50-100次。可疏肝理气、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治疗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肝脾肿大等疾病,对小儿食积、痰壅、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等亦有效。若肝脾肿大,则需久久搓摩。但对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宜慎用。
2.揉脐:患者可取平躺位,施术者可选站位或坐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心手背相交叠,然后将左手手心放在肚脐的上面,双手一起揉搓,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各100次,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腹部疼痛。可理气安神,促进肠道蠕动,治疗便秘、腹痛、腹胀、失眠等疾患。
3.分推腹阴阳:患者可取平躺位,施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沿患者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次数为50-100次。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治疗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患。
4.揉中脘穴、天枢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直上四寸。患者仰卧位,先找到胸剑联合,就是胸骨体与剑突形成的凹陷处,胸剑联合与肚脐中央的距离为八寸,取其中点,就是中脘穴。揉中脘穴可行气宽中,降逆止呕,补中益气,宁神开窍,治疗腹胀、腹泻、胃痛、呃逆、失眠等。
天枢:在肚脐旁开2寸取穴。患者仰卧位,自然取穴法三指并拢为2寸,脐旁2寸。揉天枢可疏调大肠,理气消滞,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便秘、腹痛、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