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作文:时间就是大脑!中风后,犹豫是最危险的选择

日期:2025/5/27 浏览量:

日前,重庆江津50岁的黎先生突发失语并伴有嘴角歪斜等症状,家属及时发现并判断其可能是中风(脑卒中),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从发病到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完成溶栓治疗,不到2个小时,得益于送医及时和有效的治疗,黎先生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01把握黄金救治期   抉择就是患者生机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作文表示:“时间就是大脑!脑梗(中风)后越早治疗,脑组织缺血损伤越小。该患者家属的做法非常值得称赞,判断准确、送医也及时,且相信专业医生的判断,关键时刻能果断决策。”

但有一部分中风患者就没有黎先生这么幸运了,张作文坦言,“在救治时,最令人痛心的并非技术局限,而是患者家属的‘决策犹豫’。”面对专业医生溶栓或取栓的治疗建议时,有些家庭选择四处咨询亲友,反复纠结,甚至寻求偏方,导致宝贵的救治时间在分秒中流逝。因此,家属的“决策延误”就是脑梗患者“黄金救治窗口”最大的“拦路虎”。

目前,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是国际公认的脑梗急救金标准,但两者均有严格“时间窗”——溶栓需在发病4.5小时内,取栓最长可延至24小时(需专业评估)。部分中风患者家属误以为“多问几个医生更稳妥”,或担心“手术致残风险”签字时犹豫不决,却未意识到“不治疗的致残率、致死率更高”。

张作文呼吁:“专业医生的判断远胜非医疗人士的经验之谈,一旦医生建议溶栓或取栓,家属应尽快签字手术。”

02量化风险、减轻顾虑   为抉择“托底”

受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居民饮食习惯普遍偏高盐、高油、辛辣饮食,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的临床数据也显示,重庆地区中风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尤其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江津地区超高龄(≥90岁)卒中患者占比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得到救治的超高龄患者近200人,“但这类患者身体耐受性更差,相关循证依据相对又较少,溶栓治疗风险极大,要想减少后遗症,黄金时间窗内积极干预就是最好的选择。”张作文表示。

为减少中风患者(尤其是超高龄患者)家属的手术顾虑,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张作文表示,科室做了两项保障工作,风险量化与术前预谈话,利用图片、图表等素材,多方式直观呈现手术获益与风险概率,帮助家属抉择;急救的同时多学科团队同步解释病情,用通俗语言阐明“救与不救”的结果差异。


与患者沟通

“医学没有绝对安全,但犹豫一定是最危险的选择。”张作文表示,目前医院已建成“卒中绿色通道”,DNT(到院至溶栓时间)缩短至35分钟以内,并引入机械取栓技术,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取栓成功率达85%。

此外,对于基层存在“识别率低、转诊慢”问题。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其神经内科拥有本地区最大的脑卒中治疗中心和神经介入诊疗团队,一直在通过远程会诊、定期培训、派驻专家等方式,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卒中识别及转诊能力,近几年,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余名。

03知风险、控风险   守好生命“头”等大事“预防永远优于治疗!”

张作文强调,脑卒中可防可治,80%中风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避免,大家应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去降低中风风险。

①控制血压:保持血压<140/90mmHg,血压控制达标可使中风风险降低40%;

②健康饮食:减少盐、油摄入,增加蔬果和谷物;

③规律运动:每周>3次适度体育活动,每次时间>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运动,注意,中老年人和高血压病患者先进行心脏应激检查;

④戒烟限酒:吸烟者中风风险翻倍,男性酒精每日摄入量不超25g,女性减半;

⑤定期筛查:中风不是老年病,近年来40~50岁患者占比上升20%,因此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血脂、血糖。

针对重庆居民,张作文建议,优先干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推广“少盐少油、多蒸煮”的烹饪方式,可尝试用花椒、姜蒜等天然香料替代部分盐分。

专 家 介 绍


张作文,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

专业方向: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擅长眩晕、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性疾病,熟练掌握脑血管支架植入术、脑血栓取出术。(资讯)